重庆招生信息网真实、免费、海量的招生教育信息平台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

刷新验证码
您的位置:重庆招生信息网 > 资讯中心 > 其他资讯
招聘/求职资讯 | 教育资讯 | 校园生活 | 出国咨询 | 大学生就业专区 | 高考频道 | 考试中心 | 考研频道 | 证书吧 | 项目交流 | 职业规划 | 培训信息 | 其他资讯 | 本站公告 |

一个大学偏才生的“非正常”毕业

一个大学偏才生的“非正常”毕业
发布时间:2011/8/8 10:04:47 | 人感兴趣 | 评分:3

一个大学偏才生的“非正常”毕业

 天津网-每日新报

  8月2日,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应用物理学专业2007级学生邵周成通过一个月的公示,终于拿到了本科毕业证书。这让很多人松了一口气。这个来自于四川巴中的农村小伙子,一个月前因未通过大学英语课程考核及英语四级考试,根据学校相关规定,不能获得毕业证,更不能被授予学士学位。但最终经过多次讨论,学校决定为这个在专业上体现“较高学术水平”的学生进行制度上突破——在经公示无异议后,授予其学士学位。

  拿到毕业证书当日,新报记者连线邵周成以及学校相关负责人。

  破格毕业

  这是我们对制度的一次突破

  对邵周成来说,改变的时间节点在6月12日。在此之前,四年英语考试一直亮红灯、四六级证书也未拿到,他已做好了无法取得毕业证书的准备,但一篇名为《时空观与物理学》的8万字毕业论文被一名老师发现,最终改变了事态走向。

  这位老师叫姚圣国,成都理工大学督学组组长。在对各院系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进行例行检查时,邵周成的论文及答辩让他记忆深刻,同时也了解到该生英语不达标,可能无法毕业。“姚老师当晚就给教学副校长、教务处以及研究生院写邮件,建议把邵周成作为特别学生准予毕业并授学位;在征求本人意愿后,作为特别学生让其再读学校的研究生。”成都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曹俊兴向记者表示,学校对这封信非常重视,“火速”投入调查,“13日一上班,我查阅了邵周成的学籍档案,调阅了他的毕业论文并与他进行了面谈。我们确认了几个事实:邵周成四年的英语考试都不及格(共16个学分),没有毕业资格;论文基本可以确定是他的心血之作,基本可以排除抄袭的可能性。”

  问题随之摆在了面前。记者查阅了教育部关于本科生毕业和学位授予规定:毕业生在学习期间必修课环节未完成的学生不能毕业和申请学位。而按照成都理工大学对毕业生的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限内修完所有学分,达到毕业学分才能准予毕业。拿到学位证还要通过毕业论文答辩以及英语四级达标”。更为重要的是,在邵周成之前,学校并没有此类情况的先例可以参考。“每年学生因为挂科不能毕业的现象并不稀奇,但经过学校鉴定,最终都无人能破例。”曹处长说。

  若按规章制度,邵周成无法毕业,板上钉钉,合情合理,但让一位偏才拿不到毕业证,学校老师又十分惋惜。如何平衡?一场关于保护偏才的尝试拉开了序幕:首先,地球物理学院副院长童开宇签署了关于“请教务处考虑作为特殊人才授位”的报告,并邀请了电子科技大学杨海棠教授和四川师大的颜骏教授两位校外专家对论文进行评定。“两位教授都认为论文本身虽缺乏原创性工作,但是一篇相当不错的综述性文章。”曹处长说,这给他们吃了定心丸。20日,邵周成因毕业论文成为校优秀论文,进入第二次答辩,这为事态转变争取了时间;22日,教务处对邵周成的毕业资格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与会人员存在分歧。两天后,教务处在学校第三届学位评定委员会上报告了邵周成的情况,经充分讨论,决定对邵周成的学籍和毕业论文全文进行全校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准予授予其学士学位。“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时委员的意见比较一致,并不存在之前报道说的‘委员们争议很大’等问题。”曹处长说。

  最终在6月29日上午,一份特别的公示被张贴在成都理工大学校园里:《关于拟准邵周成毕业并授予学士学位的公示》,落款成都理工大学教务处。经过一个月的等待,邵周成在8月的第二天拿到了毕业证。

  本版撰文 新报记者 刘德胜

  机制发问

  还有多少“邵周成”如此幸运?

  整体来看,邵周成顺利毕业,算是个“完美”结局:一个偏才遇到难题,无法毕业,学校慧眼识珠,突破制度,最后皆大欢喜。

  在网上,很多网友都对学校致以赞扬。“成都理工大学为毕业生做了一件难能可贵的、负责任的事情”。“说白了就是对破格举荐人才的突破。”……在采访中,很多大学生也向记者表示,这样的大学人性化,有人情味。“我的身边就有邵周成这样的同学,专注于某一方向的学习,却因为英语四六级或者某一科无法达标,最终失去了毕业证。如果学校衡量人才的标准多元化一些,他们也许会有不一样的命运。”

  但记者发现,邵周成获得毕业证书后,学校透露的几个细节值得深思:一是因为必修课挂科等原因无法毕业的还有几名同学,学院照例一起打了报告上报学校,希望准许其毕业,最终只有邵周成一人获通过,启动了公示程序,二是关于邵周成特授学位的公示上网不到两小时,就有另一位大学英语四级没过的校优秀论文作者,希望享受到和邵周成一样的待遇;三是促成此事的教务处曹俊兴处长在博客中坦言,“如果邵周成拿到学位后只是忙于找份工作,无论贫富,我都做了一件错事。”

  学校惜才,希望邵周成继续深造,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这个无可厚非,但前两点折射出来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思考。采访中,一位大学老师这样发问:如果督学组组长没有偶然发现、及时汇报、院长不愿签署“请愿书”、校外专家没有进行评定、教务处放弃突破制度、进行公示,恐怕邵周成论文写得再好,也难以成为学校“第一人”。

  可以说,是这样的“小概率”事件促成了他的幸运,但这样的幸运又能降临到多少个邵周成这样的偏才头上呢?事实上,我们又很难找到真正的全才或通才。

  与此同时,还有教育专家指出,大学“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好事,但问题关键在,如果相关制度没有完善起来,仅凭单一突破制度去关照这些偏才,这种裁量是否公平呢?如果邵周成的毕业仅仅成为特例,而不能成为循环,那么对于其他像邵周成这样面临着现实问题的偏才们,显然也是不公平的。也因缺乏人才评定制度的有效完善,成都理工大学校方在采访中也明确表示,担心正常的教学秩序会受到冲击,或可能助长学生的偏科倾向。

  成全邵周成这样的偏才是好事,但我们更应呼吁高校制定更加人性化、多元化的人才评定标准,让每一个人才学有所用。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刘树根在采访中说:“我们一直都在进行多元化、差异化人才的培养。我们在学科培养中,正在探讨研究学生追求个性发展。若学生所学的、能替代的某一门课程偏科,其他专业学科又特别优秀,是可以破格的;若学生对不可代替的学科偏科,则不能破格。学校正考虑年底前进一步修改、完善《成都理工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保证为小邵这样的‘偏才’、‘怪才’提供培养通道。”

  【专家声音】

  从学术角度评定人才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虽然成都理工大学的做法与现行教育管理规章有冲突,但从学校发展及未来教育发展走向看,是值得肯定的。大学生统一拿到多少学分,统一上多少必修课才能毕业,这样的学位条例是上世纪80年代出台的,并不符合现实需要,在未来十年必然会被打破。从未来学位发展看,学位制度会创建由学校自主授予学位并且社会承认的全新体系。其中,从学术的角度来考察学生的水平,也是大势所趋。

  对话邵周成:希望大家不要学我

  我迷茫过,后来想通了

  没有毕业证也能找工作

  新报:大学四年英语不及格,你应该很早知道没法毕业,做过补救措施吗?

  邵周成:大一下学期很多时间花在了补英语上,但效果不明显。后来我觉得为英语浪费了太多时间,从大二开始就放弃了。

  新报:放弃的时候,想过拿不到毕业证怎么办吗?比如怎么找工作?

  邵周成:想过,也迷茫过。但后来想通了。我喜欢物理书和数学,应该把更多时间用在研究这些方向上。你看很多人没有大学文凭也能找到不错的工作。想通了之后我就不担心了,没有毕业证也能找到工作。

  新报:和父母说过吗?

  邵周成:或多或少透露过,但他们都是农村人,对学校规定不太懂,只是跟我说,英语不好补不上去啊。

  写论文是为了一个交代

  我知道自己要学什么

  新报:什么时候对物理和数学感兴趣的?

  邵周成:从小学开始的。小学我接触到万有引力定律,不是具体数学形式,是引力的物理学思想。后来高二时我接触到《时间简史》,这本书影响了我,大学主要靠自学,读了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的传记也对我有影响,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数学和物理本身的美。

  新报:为了这篇论文,你准备了多长时间?

  邵周成:如果说写的话,我是从三月份开始,将近四个月吧。如果说准备,我从大一就在看这方面的资料,只不过是后来慢慢成形的。

  新报:明知自己毕业会遇到麻烦,为什么花大力气准备论文呢?

  邵周成:即使学校不布置,我也要给大学四年一个交代。写这篇论文更多是我自己的要求。这是我第一篇论文,是我的“孩子”。

  新报:你对自己的学习是不是很有规划?

  新报:我注重自学能力。我觉得除了上课听讲,还要知道自己要学什么。每到寒暑假,别人可能去旅游,我拿着书籍自学,学习是平时一点一滴积累的。

  听到消息并不太兴奋

  我在大学没有什么朋友

  新报:学校告知你有希望毕业,你说要考虑一下。

  邵周成:听到这个消息,我其实并不是很兴奋。我是做好了没有毕业证书的打算的,所以后来学校跟我说有希望拿到毕业证,我必须首先要说服自己。

  新报:公示阶段有没有担心会有人提出异议?

  邵周成:没有,因为这个事情不是我能控制的,我当时主要经历是在找工作。

  新报:和同学聊过吗?

  邵周成:没有。他们都是后来知道的,我在大学没有什么朋友。

  新报:报道里你的同学私下里叫你教授,为什么和他们没有交往呢?

  邵周成:我很少和他们交流。年级里有个人说得上来,但也不是朋友。我觉得能谈得上是朋友的,应该是小学和中学阶段的人,大学里面每个人的主要精力和想法都不一样。

  新报:没有朋友,不会觉得孤单吗?

  邵周成:也没有啊。

  会绕开要求英语的工作

  我不希望被关注

  新报:学校希望你继续深造,为什么放弃了?

  邵周成:我觉得自己专业水准不是很高,我不考研,有很多原因。性格、教育、家庭、专业。我有坚持的东西,考研违背了它们。我的家庭是农村,压力大。

  新报:工作找得顺利吗?

  邵周成:最近向几家公司投了简历。主要是通信、仪器、研发、材料这些方面的。对于我来说不大好找,其他人则可能不一样。

  新报:很多单位都要求英语能力,会和他们说明你的这次毕业情况吗?

  邵周成:不会。如果他们要求英语,我就先绕开。我不希望被关注。

  新报:但很多人都在关注你,看到网上评论了吗?

  邵周成:没有看,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我感激学校,其他的我不想评价。

  新报:对师弟师妹有没有想说的?

  邵周成:希望大家不要学我。兴趣固然重要但本科阶段还是以学业为重。

  新报:不想被关注是出于保护自己的考虑吗?

  邵周成:可能是因为我喜欢老庄思想吧,我希望自己能够低调一些,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

  撰文 新报记者 刘德胜

  记者手记:伯乐不常有的年代,千里马咋办?

  邵周成有点矛盾。在听到学校决定为他突破制度时,他反而有自己的坚持,希望“能给他时间考虑”;他谢绝了学校让他读研的建议,决定工作;他会向用人单位如实相告自己的英语能力不好,但“绝不会跟用人单位提学校破例颁证的事”;他说自己不愿意被关注,但又希望得到认可,证明自己。走进邵周成,其实可以窥见很多偏才的内心世界。

  邵周成有句话让人印象很深:希望大家不要学我。除了要做“低调的人”,这句话应该还可以解读为——他无法得知,在他之后,有多少人能像他如此的幸运。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无奈。

  时代进步,人才观也该与时俱进。邵周成现象带来的正面效益,靶心直指人才评价标准。如何在公平前提下实现人才评价的多元化、人性化?如何创造条件让那些偏才、怪才们在常态标准之外有路可走,走得顺畅?这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共同问题。解决好,“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悲叹将不复存在。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hr2s评论】【收藏】【关闭窗口】【字体:


所有评论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