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启动“学堂计划”西部招生人数略有增长
作者: 来源:新浪教育

 
  2011年高考即将拉开大幕,高校招生有哪些新政策?2011各高校招生计划、招生政策有何变化?

  为帮助考生了解最新资讯,新浪高考频道特别邀请清华大学招办负责人做客新浪,在线解读2011年报考清华大学各类政策并解答考生疑问。访谈结束,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尹俊:各位亲爱的新浪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收看新浪教育2011年全国重点大学高招访谈,我是主持人尹俊。感谢学大教育提供支持。

  今天我们在演播室里给大家请到的这位嘉宾是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于涵,欢迎于涵老师。

  于涵: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尹俊:今天请于老师回答各位网友在网上提问,各位网友如果有问题可以在直播页面把问题发过来,请于老师在节目过程中给你做出解答,同时也请于老师介绍一下今年清华大学招生方面的变化以及一直以来的变化。我知道去年于老师也来过,今年时机比较特别,是因为清华百年校庆在即,先请于老师简单介绍一下清华大学基本的情况,还有历年录取的情况,包括就业等等这方面,简单给我们做一个概括。

  于涵:各位网友,今天也是带着清华大学马上要迎来百年华诞的喜讯来到新浪直播间的现场。4月24日,也就是下个周日,清华大学的百年校庆日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清华百年的发展同样也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和全国人民的支持。

  应该说从一百年前清华创立之初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到后期有了清华学校,有了清华大学,有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清华大学进入它的快速发展期,当然也有后面我们学科院系的调整。特别进入了改革开放之后,清华大学更加明确了它向着这样一个综合性的、研究型的、开放式的大学,迈进的步伐也越来越快。应该说走到了一百岁的今天,我们已经可以非常自信的讲,清华大学已经跻身到了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这不仅仅是清华大学清华人的骄傲,更重要也是中国的百年大学梦初步的实现。清华的百年校庆也应该说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节日,一个喜讯。当然从清华的基本情况来说,大家还是比较了解的,现在清华一共有16个学院,有50多个系,应该说覆盖了绝大部分的一级学科专业。从对本科生的招生和培养来看,我们这些年招生的情况在各个省、市、自治区都非常好,也是受到了大家比较热烈的响应,每年报考清华的高分考生比较多。但是我们清华一直秉承着不拘一格选人才,但是选人才的一个核心的理念是要评价这个考生如何优秀。当然如何优秀我们就不能用一两句话来阐释,说清华我们是怎么看考生如何优秀,我倒希望特别是考生们在了解清华的过程当中,清华的文化、清华的精神,以及清华在一百年当中培养出来的十数万清华人、清华毕业生,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这种品质,我们在了解,在分析,看一看清华选才选的是什么样的才。

  今天这可能不是我们主要的话题,但是我希望考生在了解清华的时候,不仅仅从简单的招生,看看清华招的分是多少,是不是都招了一些最高分的人进来,是不是我只有考的高才能进清华。最重要看清华选才我们关注、注重的是什么。

  主持人尹俊:要关注更高层次的一些问题。当然可能很多网友也会关心历年录取情况或者就业情况,有怎样整体的趋势或者变化的方向?

  于涵:说到就业,我们有一个基本的数据,因为清华大学的毕业生一直以来还是非常抢手的。一方面跟它的学科专业的结构有关系,但是更重要的我们也觉得是清华毕业生身上体现出共性,例如他的务实精干,受到广大用人单位的肯定。在这些年以来,虽然中间有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清华的毕业生供需比一直是保持在1:7以上,我们提供一个毕业生,有7个以上的岗位在等着他。就我了解的,今年就业形势应该说更好了。我相信随着我们国家快速很好的发展,清华的毕业生还是会在其中显现出他们更明显的优势。

  主持人尹俊:接下来我们要回答各位网友最关注的问题,2011年清华在高考政策的具体情况,包括今年招生政策的变化,还有录取过程中可能有怎样的一些变化,以及招生计划的调整,还有不同的省份可能也会有一些变化,特别是哪些省份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我们也要依次请于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下2011年的招生政策。

  于涵:实际上2011年的招生应该从2010年就开始启动,我们现在国家倡导的,也是希望能够多种渠道,就像我们叫“不拘一格选人才”,多种渠道广纳人才。

  大家了解,现在除了主要的以高考为主渠道之外,像还有保送生、艺术特长生、体育高水平运动员,还有这些年各个重点高校在探索、在推进的自主招生等等。实际上我们这大半年的时间一直也没闲着,咱们在多种渠道的招生当中也一直在进行着推进和探索。所以,也不是孤立地来讲我们现在高考的招生计划是什么。从总的情况来看,清华已经保持多年我们的本科教育要保证质量,要做精品。所以,这么多年来保持我们的招生总规模是没有扩大的,没有扩招。

  基于我们选材的角度,选什么样的人才,多种渠道当中会有一些调整。例如说在今年,教育部、中组部联合推出了一个“基础学科创新拔尖人才的计划”,简称拔尖计划,在2011年开始全面启动。清华在面向我们未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这项工作当中,应该说肩负重任,我们做出了积极的响应,实际上也提前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清华从2009年开始就策划启动了清华学堂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叫学堂计划。走到今年,我们这个学堂计划被教育部首批全部纳入到拔尖计划当中来,在基础学科方面有6个班,一年是6个班,覆盖了数、理、化、生、计算机、科学、力学,6个方向。为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我们在选才的时候就有一些特别的考虑,面向2011年招生的时候,我们把学堂计划的这部分人才,名额专门辟出来,其中主要一部分是放在录取竞赛学生,他们在各个学科竞赛上表现非常突出的这些学生,已经有一些,这是一块。还有一些,在咱们自主招生当中,我们通过学科专业的面试、评价,也已经录进来一些,给予自主招生的认定。再有一块也要面向我们的高考学生当中能够表现出在这些学科专业上有着良好的潜质和发展的考生,我们也会面向他们招生。

  今年我们一个是把学堂计划作为今年我们清华在选取拔尖创新人才上的一个重要的基地,也是筑巢,这个巢要筑好。另外一方面,因为要选这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结构上我们也会有一些调整,让它不是主体面向高考来选才。整个清华大盘子没有变的情况下,类似像“学堂计划”这样结构的调整,还有像其它的保送、艺术、体育等等,多渠道招生结构的调整。所以,今年我们是一个通盘的结构调整的概念。

  面向高考的招生,我们大体保持稳定,当然也要体现出我们这种选才的理念在里头。今年确实是在部分省份,高考的招生计划,因为我刚才说到这种结构调整,会相应的调整,但是我们说在各个省的分布上,我们第一要考虑到面向中西部省份,我们是要给予更多的入学机会的倾斜。所以,在高考的计划上也好,在将来投放扩招指标的时候,也会重点考虑,我们要向中西部的这些地区做适当的倾斜,对其它的省市自治区来说基本保持稳定。这是大家比较关心计划的事,我希望大家不仅仅看到高考计划,今年这个省一个没变,我多了一个,我少了几个,这些是在咱们整个大盘里来考虑问题的。

  主持人尹俊:受到影响比较大的省份可能也不会太多。

  于涵:不太多。

  主持人尹俊:主要是西部可能稍微多一点高考录取的部分。

  于涵:对。

  主持人尹俊:这是了解到的一个情况。另外,这三部分的比例可能跟过去相比,比例的结构会有一些微调吗?

  于涵:今年会有一个结构性的微调,保送生的比例,我们做这个学堂计划的原因,保送生会有所增加。相应的自主招生今年的规模有所减少,我们的高考招生的计划数有所降低,总数上有所减少,都是微调,但是最后高考招生的大盘应该说调整不会太大,主要是跟前头的保送两个会有一个互补。

  主持人尹俊:学堂计划可能比去年稍微多一点点,大概能多多少?

  于涵:学堂计划今年是相当于我们单列的招生计划,整个学堂计划大概要有120、130人的规模,它的主体已经通过保送的增加把它有一定的填充了。所以,相应的后头高考的计划数可能会有所降低,也仅限于在这儿的结构调整。

  主持人尹俊:如果这三部分展开来聊,每一部分的操作都不一样,太细致的东西我们需要相关自己网上查一下,或者可以看相关的资料,这方面我们可以再了解一下。

  我们还要请于老师给我们介绍,清华大学在自主招生这一块的进展和相关的情况。因为我们知道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已经持续了几年下来,今年也是这三部分中的一部分,也是挺重要的一部分。清华的自主招生现在是怎么样的发展状况?

  于涵:大家也会比较关注,应该说清华从2003年开始来探索开展高校自主招生,连续这么多年,我们都是很认真的来琢磨这件事。一方面对我们自主招生的定位,我们也始终在思考,自主招生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特殊的环节,把招生的自主权给了高校,我们主要要通过招什么学校,考什么,怎么考,思考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来回答自主招生。在今年的自主招生当中,主要是在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一个确实是我们在思考如何更科学的选才,例如今年自主招生大家了解到,在复试当中增加了学科专业面试,有10个学科专业参加了首批的在自主招生当中,选拔在这些学科专业上有特殊潜质的学生。大家说自主招生总要招一些不一样的学生,我们今年试着在这十个学科专业上进行选拔。谁来参加面试呢?面试官都是这些学科专业的最顶级的教授、专家,例如清华的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就是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先生作为面试专家组的组长,组织了若干教授,时长7个小时面试了大概20个左右自主招生的学生,最后确实也选出了若干位在这个方向上被这些大师们认可,有着特殊潜质的考生。再如化学专业是化学系的系主任张希院士,物理系的朱邦芬院士,他们都领衔在自主招生阶段对学生开始选拔。从结果来看,今年我们的自主招生在科学选才这一点上,和大学的人才培养,特别是我们选拔什么样有着学科专业潜质的人,匹配给他特殊的教育资源,这就是大学的人才培养,在自主招生阶段就已经有了很好的切合,甚至无缝对接。对这些考生来讲,因为他们有这些特殊的潜质,在招生的时候就实现了精确指导,把他送到最有利于培养他的专业、院系和大师的环境当中。这是我们自主招生科学选才新的尝试,目前效果不错,将来我们会继续往前推进。

  第二,如何促进这些高中考生健康成长,我们也在考虑,这也是高校的责任。你的招生实际上对于前期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考生来说就是一个导向,你考什么他复习什么、学什么。今年自主招生当中也首次引入了体质测试。应该说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我们参加复试的一半考生都自己来选测,都选测了体质测试。从过程来看我们更看重这个过程,很多考生都表示,这个导向非常好,让我们知道大学也在关心考生的体育、体质,不仅仅看我们的学业成绩能拿多少分。从结果来看也很好,我们大概有几十名考生,通过体质测试,在自主招生当中获得优惠的加档,分数更高了,就因为他的体质测试在体质方面表现的好。这在将来也希望它能够成为一种导向,更希望引起我们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在中学大家共同的关注,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还是应该德智体美各个方面真正的素质教育应该全方面发展。但是学科方面,他在某些学科方面潜质,我们可以在整个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同时,允许考生在一定的学科方向上有突出的表现,这样能够和大学的人才培养有一个更好的对接。

  当然自主招生第三个探索,也是面向这些来自教育特别是经济社会欠发达的考生,长期他在相对落后的教育环境当中,但是他的学业也好,他的综合素质也好,表现得非常好的这些学生,应该说他们在往常来看是欠缺进入这些名校的机会,我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在自主招生初选阶段就对于来自农村的考生,来自于县级以下中学的考生给予更多的关注,给了他们更多的机会参与考试。在复试阶段,我们给予了很多考生以经济支持,大家往返的交通费,包括在考试期间的住宿、食宿费我们都给予支持,增加他能够入学的机会,来考试的才有机会。最后在综合评价上,咱们也给予了极少数在这一类考生当中表现最优秀的这些学生,给予他们综合评价的支持,实际上他们得到自主的优惠会比一般的自主考生还会高一些。我们通称B计划,我们也叫支持计划,最终就是要支持这些考生给予他们更多进入清华大学的机会。这是清华在促进教育公平,在给予这些考生入学机会支持方面实实在在的工作。

  这些就是今年自主招生当中我们做的几件事,也是几个探索,希望也得到大家的一些反馈,我们一起来探索大家这么关注的自主招生,将来往哪个方向上来走,我们共同来出主意。

  主持人尹俊:继续来探索。刚才说了今年在自主招生这方面的探索,接下来还有一个话题,我们聊聊清华大学招办的微博,我们知道现在很多大学的招办都开微博了,我在微博里看到不少。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官方微博叫“清小华”,名字听着也很亲切,清华大学怎么想开这么一个微博,因为现在微博的用户已经超过一个亿了,怎么利用这个平台发布相关的招生信息,或者是跟考生互动,这方面做一些尝试。这方面的情况也想请于老师给我们谈一谈。   

  于涵:清华招办走进新浪微博应该说比较早,在去年早些时候就有了“清小华”的形象,开始引起非常多的关注,这是一只小老虎。

  其实我们并不想把它作为官方发布信息的一个平台,很重要的是在进入到微博时代,我们希望也借助这种方式能够很好的和咱们网友朋友们保持一种良性的互动。我们也了解到大家,不仅仅是对于有可能上到清华的考生也好,家长也好,才来关心清华的招生,才来关心清华,实际上也是像刚才说的,清华是全国人民的清华,包括清华的校园也都在向大家开放。我们在网上能不能也有这样一个平台,能够和大家很好的来交流沟通。虽然说“清小华”可以讲是代表清华招办,并不代表我们哪个具体的人,但是我们希望利用这个平台,可以很好的在清华招生的领域和大家有比较好的沟通,当然我们也探讨探讨其它的,包括清华的人才培养,哪怕大家想来美丽的清华园,“清小华”相信也会发出邀请,特别是马上要百年校庆,“清小华”马上也会向大家发出这样的邀请,整个在7月下旬之前,我们整个都还属于百年校庆的庆典活动期间,也热切的欢迎各位网友,不只是在网上互动,也走进清华园,走进它最美的时节。

  主持人尹俊:清小华这个角色,它虚拟化成为一个卡通形象,代表清华招办搭建这样一个平台,是不是不仅是宣传对外发布信息的平台,同时也是反馈,了解考生最关心什么的一个平台,你们可能跟考生能够很好的接近。

  于涵:对,今年咱们高考后续包括报考、咨询、录取,我们也希望进一步利用网络平台,利用“清小华”的微博,能够跟大家有一些更充分的互动。我们现在一个基本的想法是,我们今年来聊一聊今年通过高考也好,通过自主招生也好,还是其它的途径,能够进到清华大学的这些优秀考生的故事。我们特别了解也感受到我们的考生家长们,我们的中学们,他们有这种需要。一说这个考生能进清华了,首先想他很棒。但是很重要的,我们要了解他是怎样,起码在18岁走进清华这之前是怎么实现、怎么圆梦的。成才的故事我们想让清小华帮我们一起讲一讲。这个过程当中也希望得到大家的一些互动,因为进清华的考生遍及大江南北,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都有。也许就在你的身边,我们希望大家一块儿帮助我们一起来挖掘,实际上这也是帮助网友、帮助大家一起来挖掘这些优秀考生背后的成才故事。

  主持人尹俊:接下来我们回答几个正在收看直播的网友发过来的问题,他们有问题要咨询于老师。

  网友:于主任您好,请问一下,如果一个考生报考了清华的提前批,但是分数也上了第一批的录取线,能否转为第一批录取?

  于涵:需要区分他是什么提前批的专业,例如说国防生也在提前批,肯定咱们就不能转,这是明确的政策要求。但是像在部分省市投放的提前批,有日语专业,招文科生的时候就明确,他如果也同时达到了统招批的专业,我们录取了之后是可以考虑调整专业的,咱们最近这几年也都是这样来执行的,所以关键要看提前批是什么专业。

  主持人尹俊:分专业还得具体分析。

  网友:对于自主招生的加分政策我还是不太了解,如果实考分上了贵校的录取线,加分能进入专业录取吗?

  于涵:一般自主的优惠加分是在录取专业的时候不予考虑,以实考分为主。但是今年我刚才介绍,我们有学科专业的优惠,对于这个优惠来讲是实实在在的,对这些专业有明确的选才的优先。他如果被学科专业给予了优惠,这个分数实际上在高考录取分数线下这个优惠分都是管用的,只要是能够加上这个分被清华大学录取就稳稳的会被这个专业录取,实际上就是精确制导的概念,这是自主招生优惠非常明显的变化。

  网友:清华转专业的机会有多大,有几次,条件是什么?

  于涵:这个问题跟之前提的时候环境变化已经很大了,以前大家觉得高考一考定终身,应该说不是现在我们的语言环境里的问题,毕竟无论是从大家入学的机会,还是从选择专业的机会、条件来说,应该说大环境越来越好,在各个高校,特别是这些非常好的高校,大家也都提供了非常多这样的机会,清华在这当中也始终走在前面,我们希望为这些优秀的考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的机会,但是前提是基于一种科学的判断。机会有多少,跟往年来说,我们给予的机会,搭建的平台已经非常多了。例如进入校内的二次招生,大一下期、大二下期正常的转专业也好,将来我们的免试推研的比例非常高,推研过程中还有交叉推研,每年的名额都用不完,不是考生进了高校就争着抢着去转专业,去找各种各样的专业,不是这样的。实际上大家也在归于理性,我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其实在本科这个阶段来讲,大家不必要把这件事看得那么精确,好像进了这个专业将来一直要从事它,进不了这个专业,将来就要跟这个方向说再见,肯定不是的。但是我们也有一般和特殊之分,对于特别的,刚才说到的有专业潜质的这些孩子来讲,希望大家在进入高校的时候争分夺秒。我们知道获诺贝尔奖的这些大师们,他们主要获奖的成果有很多就是在他40岁以下,20、30岁的时候展现出来的重要的成果。也许在几十年以后才被人认可,但是他最重要的创新、发明,有着很好思想产出的时间就是在他年轻时代。所以,我们希望这些有专业潜质的,无论你高考当中表现出来还是自主招生、保送当中表现出来,我们都用这个学科专业的选才来把这些考生应该更早的精确制导到这些优秀的学科和专业,师从大师,在更好的培养环境下,希望大家能够早一些成为我们的拔尖创新人才。

  所以,在专业选择上,对于一般而言,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讲,不用太在意我本科走进了什么样的专业。但是对于在一些学科专业方向上已经表现出明显的潜质,也被我们的教授们、被学校认可了的,宜尽早进入到优势的学科专业进行培养。

  网友:清华在北京有多少考生已经获得自主招生的加分,加分比例有多大?保送的名额大概多少?

  网友:清华大学除了成绩之外,更看重学生素质的哪个方面?

  于涵:北京的情况咱们会在这个周末,也就是4月16号(周六)上午,在清华大学会进行今年的清华大学校园开放日,到那个时候我们会有一个明确的公布,也欢迎大家4月16号上午9点有一个宣讲的活动,在那之后也是精彩纷呈,我们今年开辟了4个名师讲堂,大家要去清华园,看看清华名师的风采,去领略一下,当然也有所有本科招生院系的专业介绍、咨询,还有很重要的今年百年校庆为考生们也提供了参观清华百年校史展和清华科技成就展的机会,北京的考生在这方面得到的机会会更多一些。

  主持人尹俊:还有清华学生在他的分数之外,清华更看重这个学生哪方面的素质?

  于涵:简而言之还是看选哪方面的人才,我们大体归纳起来三句话:我们看重学生的大师潜质、栋梁特质、君子气质。当然你说用多少个素质的条目,用几个星再来标定一下,我们觉得不需要做这种量化的处理,大家要去体会。我们也去看一看清华培养出来那么多杰出人才,在他们身上有哪些共性。从清华精神文化传承的这些载体上,例如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的校风“行胜于言”,从清华的核心精神“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等等。从这里头也可以体会出清华看重学生的是什么,实际上在清华的过程也是清华着力把大家培养和塑造成一个真正清华人的过程。

  主持人尹俊:于老师用了6个字来概括这个学生在考试成绩之外的一个素质:大师、栋梁、君子,对一个人的要求其实还挺高的。所以,这也是年轻人就算不上清华也应该给自己树立的目标去发展。

  节目最后,其实刚才于老师提了本周末的开放日的情况,大概已经提到,最后再给我们简单预告一下开放日的时间,包括地点等等一些情况。

  于涵:这一周六(4月16日)的上午清华开放日,9点钟在清华大礼堂会有一个面向今年高考特别是北京高考的政策宣讲会。10点半到11点会有4场名师讲堂,这里头包括大家非常想去一见的,包括咱们在生命科学方向的,例如说施一公教授,在经济金融方向的白重恩教授,也有清华大学的副校长谢维和教授,主要介绍清华文科这方面的特点、亮点、发展情况。当然也有今年大家比较关注的清华招生新专业,工程物理能源实验班,这个方向上的专家教授也会跟大家有一些交流,这是名师讲堂。

  主持人尹俊:要预约吗?我怕去的人太多。

  于涵:我们也准备了足够的空间,欢迎大家都来和大师们面对面交流。

  主持人尹俊:这个讲座有名师讲堂。

  于涵:还有两个非常精彩的展览,清华百年校史展和科技成就感。这两个我们会把票发到北京的这些主要的中学去,欢迎大家前来参观,也应该说是清华百年校庆这两个重要展览,基本上是首批面向我们的观众,就是咱们高中的考生们,也体现了学校对未来的清华人大家的欢迎和期待。

  主持人尹俊:本周六,不光北京的考生可以去,外地真的愿意坐火车过来也欢迎,全国的考生都可以过来。今天我们也非常感谢于老师今天做客新浪教育频道的2011全国大学高招访谈,谢谢于老师。

  于涵: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 
 
Copyright © 2009-2023 重庆招生就业网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 by 重庆招生就业网
渝ICP备15005271号 教育资源整合平台,求学招生首选网站 www.hr2s.com